本溪市绘就本溪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长白山余脉的苍劲与太子河水的温润,滋养着本溪这片多民族聚居的沃土。作为各族群众世代相守的家园,这里既有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承载的民族文明记忆,也有“中华枫叶之路”串联起的生态瑰宝,更有26.5万亩枫叶映照下的团结图景——本溪满族自治县、桓仁满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,始终是辽东边陲绽放民族团结之花的沃土。这片土地的发展脉络,始终镌刻着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”的印记。如今,随着本桓高速公路加速贯通、“1+10”赛道激活发展动能,钢铁深加工的铿锵、冰葡萄产业的甘甜、文旅融合的活力与生态保护的绿意交相辉映,正让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共同富裕的坚实底气,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中,奏响各族群众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。
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共同发展物质根基
本溪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,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,以实体经济为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为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筑牢根基。工业领域聚焦钢铁深加工、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,建成“中国优质铸造生铁基地”,引入德科斯米尔集团等龙头企业,打造东北最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基地;中医药及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集聚企业300余家,华来人参产业园推动农产品向工业产品升级,林下山参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,2025年1—5月县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7.5%。农业领域培育“1+5”优势特色产业,建成世界最大冰葡萄种植基地,桓仁冰酒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,“桓仁山参”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,“桓仁大米”等4个产品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,特色农业成为民族地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。
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守护各族共有生态家园
作为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”,本溪市将生态保护融入民族地区发展全过程,筑牢生态安全屏障。严格管控“两高一低”项目,推动企业建设绿色工厂、构建绿色产业链,打造集约高效产业园区;统筹推进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,更新改造燃气、供暖等老旧管网,提升城市宜居度。数智转型与清洁能源协同发力,推进好护士药业工业互联网节点、北海滑石智慧矿山等项目,全力推进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,苍龙山抽水蓄能电站两个清洁能源重点项目,多元发展小水电、风电、光伏等能源产业。如今,本溪满族自治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,桓仁满族自治县跻身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绿色已成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。
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凝聚共有精神文化力量
本溪市深挖民族文化、红色资源与生态优势,以文旅融合激活发展动能,凝聚各族群众思想共识。构建“五色本溪”“六大地域文化”品牌体系,开发水洞、工业遗产等特色文创产品,通过节日消费激活旅游市场,带动住宿、餐饮等行业复苏。打造关门山、小市一庄等文旅融合示范区,推进太极八卦城核心区保护等12个重点项目,五女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,“大美桓仁”声名远播。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,避暑节、露营节等节庆活动持续升温,成功承办全国自行车赛、三省一区越野滑轮赛事等,推动文旅体产业协同发展。目前,民族地区拥有国家5A级景区2个、4A级景区11个,2023年旅游产业投资突破5亿元,累计总投资超百亿元,文旅产业成为联结各族群众的精神纽带。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共同富裕实践路径
本溪市将乡村振兴作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累计投入8873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,实施98个项目,覆盖25个乡镇、64个村,惠及9.4万各族群众;落实民族贸易企业贴息政策,为14家企业发放贴息634.57万元,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。聚焦“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”目标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、林下经济等产业,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升级,培育乡村治理新模式。通过强化产业带动、政策扶持和民生保障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,让各族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共享发展红利,走出一条具有本溪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。
聚焦民生福祉改善筑牢民族团结群众根基
本溪市始终将民生保障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,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。教育领域推进资源扩优提质,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1%,优质乡镇中心幼儿园覆盖率达95%,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落实“五育”并举;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,规范“校园餐”管理,确保教育公平惠及每个孩子。就业、医疗、养老等领域精准施策,强化基层治理创新,兜牢民生底线,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实验幼儿园等场所,现代化教学设施与多彩课程让各族儿童快乐成长,生动诠释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群众基础。
奏响山水之间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谐乐章
这片土地不仅镌刻着自然的馈赠,更流淌着多元文化的血脉。桓仁版画以刀笔刻画民族风情,入选国家级美术作品展演;千年辽砚以松花石为魂,被誉为辽宁文化“新三宝”之一;国家级非遗本溪社火在节庆中舞动,将满族、汉族等多民族的祈福愿景融入火树银花。从“东北第一缕炊烟”的庙后山文化,到高句丽文明、满族发祥地的历史积淀,本溪用文物古迹与民俗传承书写着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”的文明史诗。如今,本桓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速,让“枫叶之都”与辽东六县的71.3%森林覆盖率紧密相连;“小市一庄”等文旅融合项目,将满族村寨、温泉民宿与特色农产品串联成乡村振兴的“幸福链”。当高铁2小时直达沈阳的交通网络,与“一村一品”的绿色农业、“枫雪温泉”的四季旅游相映生辉,本溪正以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为主线,在山水之间奏响各民族共享发展、共护家园的时代交响。